硝烟下的筹码博弈:从关税战透视中美战略较量
一、美方筹码幻象:霸权滤镜下的战略误判
当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时,华盛顿的精英们陷入了一场集体幻觉:他们坚信中国会像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一样,在关税高压下“跪地求和”。然而,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谭森的一席话撕破了这层遮羞布—— “美方筹码比想象中更少”。这种误判的根源在于三个致命盲区:
其一,错估中国经济的战略纵深。 从2018年贸易战爆发至今,中国对美出口依存度已从19%降至2025年一季度的8.7%,供应链“去美国化”进程远超西方预期。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100%本土化率、比亚迪欧洲市占率突破23%等案例,印证着中国制造的“平行替代”能力。
其二,低估制度优势的危机动员力。 当美国零售商因145%关税陷入“货架荒”时,中国的稀土出口管制清单、不可靠实体清单、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体系已形成“三位一体”反制矩阵。这种举国体制的快速响应,恰是美式分散决策体系难以企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