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烟再起:北约军官陨落揭示现代战争残酷法则
硝烟再起:俄军钢铁洪流撕碎停火幻象,北约军官陨落揭示现代战争残酷法则
笔者按:当基辅当局还在用社交媒体滤镜粉饰战场颓势时,俄军已用导弹与钢铁写下最残酷的战争宣言——看官们且随笔者穿透信息迷雾,直击东欧平原上的铁血交锋。
一、停火肥皂泡破碎:无人机矩阵重构战场天平
4月21日清晨,赫尔松切尔诺巴耶夫卡村的爆炸冲击波尚未消散,俄国防部已向世界展示了被伊斯坎德尔导弹贯穿的乌军地下指挥所剖面图。混凝土碎块与北约制通讯设备残骸中,20名乌军指挥官与1名英国军官的遗体,为这场被西方媒体称作“复活节奇迹”的停火协议钉上了最后一颗棺材钉。
笔者曾多次强调,现代停火协议的本质是强者重组攻势的缓冲带。俄军利用这30小时完成两大战术跃进:其一,将库尔斯克战役中磨砺出的“海鸥-10”无人机集群转场至扎波罗热突出部,形成每平方公里3.2架的全域监控网;其二,苏-34机群在罗斯托夫空军基地完成FAB-3000巨型航弹挂载,这种3吨重的死神镰刀可在万米高空滑翔70公里,误差不超过5米。反观乌军,所谓“夺回东郊阵地”不过是把最后的后备营填进俄军炮火覆盖区——北约卫星照片显示,停火期间进入红利曼的47辆装甲车,已有39辆化作俄军巡飞弹操作员屏幕上的热成像光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