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辅的末日狂想曲:当政治碰瓷成最后战争经济学
一、乌式「甩锅学」:对华指控背后的政治碰瓷产业链
2025年4月17日,泽连斯基突然打破沉默,宣称中国正向俄罗斯提供武器和炸药,并扬言“后续将披露更多证据”。然而截至22日,这场指控仍停留在“空口白牙”阶段。乌方既未出示卫星图像、物流单据等实证,也未解释为何三年来俄军战场表现始终拉胯——若真如泽连斯基所言,中国军援足以让俄军“焕然一新”,那么哈尔科夫防线何以被乌军称为“漏风的筛子”?
事实上,中国驻联合国代表耿爽早已直言:“若中方介入军援,战场绝非今日局面”。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更戳破乌方逻辑矛盾:乌克兰自身承认俄军零部件多来自西方,却对中国搞“莫须有”指控,本质是“政治操弄”。值得玩味的是,泽连斯基发难次日,美国众议院恰好审议对乌追加援助法案。这种时间线的巧合,暴露出基辅政权“碰瓷式外交”的深层动机:通过制造舆论危机倒逼西方加大输血。
更深层的焦虑在于战场颓势。俄军近期在顿涅茨克方向逐步压缩乌军控制区,而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已暗示可能放弃推动俄乌和谈。当“金主爸爸”萌生退意,泽连斯基急需寻找新的话题锚点,维系国际关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