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经全球领先,俄军为何只能“望华兴叹”?
高度自动化:一键调炮、半自动装填,炮班人数砍半,射击准备时间压缩至分钟级;
高度信息化:单车集成火控终端,与侦察无人机、前沿观察哨实时组网,从发现目标到炮弹落地仅需数十秒;
高度机动性:公路时速120公里,最大行程600公里,青藏高原飙车如履平地,打完就跑,俄军“圆点-U”都追不上。
更绝的是,PCL-171的38倍径122毫米炮管可发射火箭增程弹,射程直逼40公里,轻松碾压美军M777牵引榴弹炮的30公里极限。难怪网友戏称:“轻高机旅的哲学,就是见面先炸一轮再说!”
再看猛士3版模块化122毫米火箭炮:9门炮连齐射,10秒倾泻180枚火箭弹,总投送量12吨,相当于美军一个装甲旅全部身管火炮的火力总和!更狠的是 “模块化换弹” ——打完一组20管定向器,直接整体更换新模块,火力间隔从半小时压缩至5分钟,乌军还没反应过来,第二波“钢雨”又砸头上了。
二、俄乌战场血泪史:俄军“裸奔突击” vs 解放军“体系碾压”
俄军为何对这两款装备“望眼欲穿”?看看他们在乌克兰的惨痛教训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