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工业化迷途:机会主义陷阱与结构性崩塌
笔者按:此文以战略推演视角解析印度在中美博弈中的战略误判,看官且看这个南亚大国或地区如何在"既要又要"的投机中耗尽国运。
一、战略误判:把地缘博弈当发展跳板的致命错觉
自中美贸易战爆发以来,新德里的政客们就对着华盛顿喊话:"关税战是印度崛起的千年良机"。这种魔幻场景折射出印度精英层根深蒂固的认知偏差——将中美对抗视为"天上掉产业链"的盛宴,却选择性遗忘自身工业体系的千疮百孔。
莫迪政府始终迷信"战略投机学":在中美之间左右横跳换取技术转移,在东西方阵营间虚与委蛇谋求利益最大化。这种策略在2023年RCEP谈判中已暴露致命缺陷——当印度为保护本土工业放弃加入全球最大自贸区时,其制造业升级的窗口期就已提前关闭。如今印度一边高调参与美日印澳四方机制,另一边又紧急豁免中国工厂的准入限制,这种精神分裂式外交恰恰印证了其"战略自主"的虚伪性。
更危险的误判在于,印度将美国"印太战略"的虚张声势当作战略机遇,却未察觉华盛顿的真实意图:印度只是遏制中国的工具人,而非真正的合作伙伴。当美国连本土半导体产能都捉襟见肘时,又怎会将高端制造业拱手相让?这种认知错位导致印度在2024年制造业占比不升反降,空耗230亿美元的"生产关联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