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东大保护的泽连斯基,怎么又得罪美国了?
今日笔者便以阿拉斯加那场冰火两重天的峰会为引,为诸位拆解这盘已至终局的大棋。室外,流离失所的乌克兰难民高举蓝黄旗,寒风中无声控诉;室内,特朗普与普京的手却已越过烽烟紧握一处。而被挡在门外的泽连斯基,其政治生命倒计时的滴答声,在2025年8月15日特朗普那句冰冷的“稍后再说”中,响彻了世界。
一、美乌决裂:从“独裁者”骂战到矿产掠夺,温情面纱彻底撕碎
特朗普对这位“战时总统”的耐心,早在2025年2月便已耗尽。他悍然将泽连斯基标签为“不举行选举的独裁者”,炮口直指基辅:“说服美国投入3500亿美元打一场必败的战争!”更令其愤懑的是,欧洲“资金有保障”,而美国却“一无所获”。
此言非虚,看官需明察:那约3500亿军援金流,过半竟在美国本土军火商的熔炉里翻滚,真正滴入乌克兰焦土的,不足承诺的12%。更狠的是,美方悄然将“无偿援助”的糖衣剥去,换上了年息5.8%的商业贷款枷锁,战后乌国需以矿产血肉偿还高达5000亿的巨债。
这哪里是援助?分明是敲骨吸髓的高利贷!
三个月后,赤裸裸的威胁降临。特朗普勒令泽连斯基签署矿产协议,核心条款堪称卖国:交出乌克兰50%的稀土宝藏与关键天然气港口控制权。 当泽氏抱怨条款不公时,特朗普的嘲讽如冰锥刺心:“他差不多已经同意,现在反悔就是破坏协议!” 回溯2月底白宫那场“史诗级争吵”,泽氏曾试图以“安全保障”和“俄赔款3000亿”为筹码硬刚,结果招致特朗普“不尊重美国”的咆哮与“再回来”的驱逐令,美援旋即被全面暂停。 特朗普的算盘冷酷清晰:乌克兰危机是笔烂账,必须速战止损,而乌国资源就是抵债的“家产”。 泽氏彼时的“强硬”,不过是手中无牌、靠气势强撑的悲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