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给俄“最后50天”,拉夫罗夫:他想干吗?
二、莫斯科的“战略蔑视”:从外交太极到军事硬核
俄方应对堪称教科书级反制。外交层面,拉夫罗夫在笔者家门口的上合外长会上淡然表态:“24小时、100天、50天…通牒戏码看腻了,倒要问问华盛顿真实动机何在?” 此言四两拨千斤,既点破美方套路重复,又将球踢回美国法庭。克宫佩斯科夫补位称“需时间分析”,留足战略转圜余地;而梅德韦杰夫社媒一击毙命:“戏剧性通牒?俄方眼皮都懒得抬。倒是欧洲,怕要哭晕在制裁厕所。” 蔑视之态跃然纸上。
军事层面,俄军总参谋部已向普京递交“总攻计划”。朝鲜炮弹源源不断输往前线,填补俄军消耗缺口;拉夫罗夫9天内穿梭平壤、北京(注:按用户要求代指东大),夯实“抗压三角”。更诛心的是,俄国防部公开演练“核三位一体反击”,明告华盛顿:经济花拳绣腿,难撼战略核盾牌。看官且品,此等从容,岂是虚张声势?
三、东大角色:破局关键手与地缘平衡术
当特朗普挥舞次级制裁大棒时,殊不知东大早已布好棋眼。能源通道上,中俄油气本币结算率突破90%,SWIFT绞索沦为摆设;外交阵线上,上合外长会凝聚共识,拉夫罗夫直言“单边通牒破坏全球稳定”,东大默契呼应“对话解决危机”。尤为精妙者,东大未直接介入博弈,却以体系韧性化解美式讹诈——产业供应链自主化削减制裁冲击,金砖扩容对冲西方围堵。
笔者曾言:“大国博弈,胜负在棋盘之外。”美对俄能源限价令形同虚设,皆因东大市场吞吐量撑起俄经济生命线;而今次级制裁雷声大雨点小,恰证东大已铸就“反制裁免疫系统”。特朗普团队幻想“制裁多米诺”,现实却是盟友离心:欧盟担忧500%关税反噬自身能源安全,印度拒当美国马前卒。孤立者谁?不言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