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异想天开,万万没想到,中国早布下天罗地网
更令印度绝望的是产业链差距,从稀土开采、分离精炼到磁体烧结,再到下游电机应用,中国已建成完整生态,而印度企业即便造出合格磁体,也会因国内电机制造工艺薄弱而找不到销路。印度计划投资250亿卢比,约21亿人民币支持稀土永磁体产业,但这点钱相较于稀土产业恐怕只是毛毛雨,仅仅开发一座矿山就得需要400-800亿卢比,且需十年准备期。所以250亿卢比的资金支持力度恐怕连张入场券都难买到。
但是说句实在的,谁不想自家东西自家造呢?咱们当年从自行车到高铁,不也是一点点熬过来的。只是这稀土永磁体,就像那道最费功夫的硬菜,得有耐心慢慢炖。从挖矿到做出能给电动车、手机用的永磁体,就像打家具得先种树、锯木、打磨、上漆,缺了哪一步都不行。中国干了几十年,手里攒了一个非常实用的 “工具箱”,从怎么把矿石里的稀土拆出来,到怎么让磁体性能稳定,甚至连废水怎么处理都摸得门儿清,就像老木匠手里的刨子、凿子,用了半辈子,顺手得很。
印度这一步迈得有勇气,但锅里的 “料” 够不够,火能不能烧得稳,怕是得让时间给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