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欲十万大军压境,欧洲盟友为何集体噤声?
三、俄乌棋局:谈判桌下的血色筹码
就在美军集结传闻甚嚣尘上之际,基辅街头悄然出现两幅画面:乌军征兵办外排起女性长队,兵役年龄悄然放宽至60岁;而利沃夫地下黑市里,一本欧盟护照的价格飙升至3万美元。这暴露出乌克兰的致命困境——泽连斯基政府既要在谈判桌上高喊"恢复1991年边界",又不得不在战场承受日均300人的伤亡。当美国《世界报》披露"西方炮弹库存仅够支撑3个月"时,乌军总参谋部甚至开始回收未爆炮弹重新填药,其窘迫可见一斑。
反观俄罗斯,虽承受着西方97%的制裁火力,却通过"向东转"战略稳住了经济基本盘:卢布结算令锁定能源收入,中印市场消化80%原油出口,军工复合体24小时运转支撑战事。更关键的是,普京手握两大杀手锏:60万合同兵组成的"钢铁洪流",以及随时可启封的6000枚战术核武器。正如俄外长拉夫罗夫所言:"任何外国军队踏入乌克兰,都将被视为对俄领土的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