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碾压到战略威慑,看南亚天空的权力游戏
印巴空战6:0:从技术碾压到战略威慑,看南亚天空的权力游戏
一、战局复盘:一小时空中绞杀,印军为何输得底裤不剩?
2025年5月7日,南亚的天空被硝烟撕裂。印度空军突袭巴基斯坦控制线,却反遭巴军雷霆反击——6架印军战机接连坠毁,战损比定格在耻辱的6:0。更扎心的是,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事后轻描淡写地补刀:“若非克制,本可击落10架。”
这场持续整整一小时的空中混战,堪称现代空战的教科书级案例。印军出动了包括“阵风”、苏-30MKI在内的精锐战机,试图以突袭挽回颜面,却反被巴军地面雷达与歼-10C组成的“猎杀体系”全程压制。据巴方披露,三架单价2.4亿美元的法国“阵风”折戟成焦点,另有苏-30MKI、米格-21及一架无人机化作火球坠入印控区。看官们不妨细品:号称“南亚霸主”的印度,为何在自家门口摔得鼻青脸肿?
技术代差:歼-10C的“降维打击”
此战最大赢家,非中国造歼-10C莫属。巴外长直言,战果几乎全由歼-10C包揽。这款被军迷戏称“丧彪”的战机,凭借有源相控阵雷达与霹雳-15E导弹,在超视距空战中抢先锁定印军。证据显示,歼-10C甚至在印机未进入目视范围前,便以霹雳-15E完成“点名”。反观印军“阵风”,虽配备“流星”导弹,却因雷达与数据链劣势,沦为“睁眼瞎”。
更致命的是体系碾压。巴军依托中式预警体系,实现“战场单方面透明”,而印军“万国牌”装备因兼容性漏洞,指挥链路频现延迟。用笔者的话说:“三哥的飞机还在找按钮,巴铁的导弹已到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