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华盛顿的“关税核弹”撞上东方的“稀土长城”
二、稀土博弈:现代工业社会的“马奇诺防线”
当美国商务部官员在谈判桌上要求放松稀土管制时,中方的沉默让华盛顿的初夏陡然降温。这个占全球90%加工能力的战略筹码,早已被锻造成攻守兼备的“复合装甲”:
技术锁喉:从采矿到分离提纯的17道工序专利墙,让西方重建稀土产业链的预算表直接飙升至千亿美元量级。
动态管控:轻稀土与重稀土的配额联动机制,既能安抚国际市场的焦虑情绪,又能随时掐断特定领域的供应链。
法律护城河:《反外国制裁法》与《阻断办法》的相继落地,为稀土武器套上了国际法的防弹衣。
更精妙的是,中方在日内瓦协议中仅承诺“暂不扩大管制范围”,这种引而不发的姿态,恰似悬在美国军工复合体头顶的“千吨当量不定时炸弹”。正如某北约将领私下吐槽:“我们宁愿面对十个航母战斗群,也不想在稀土问题上被卡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