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转身!荷兰面临新挑战,处境瞬间尴尬起来
其次是内部担忧,根据路透社的报道,荷兰政府接管的一个直接原因是担忧前CEO张学政计划将欧洲的生产线和机密技术转移至中国。荷方认为这可能导致欧洲产能空心化。于是用法律的外衣为强制接管安世半导体包裹了一层“法律外衣”
中方的精准反制
中国的反应迅速且精准,直接命中了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七寸”:安世半导体约70%的封装测试业务集中在中国东莞、苏州工厂,其中东莞工厂承担着全球很大一部分的产能,是支撑欧洲汽车业的关键节点。中国商务部于10月4日禁止安世中国工厂出口特定芯片组件。这一招之所以有效,相当于切断了安世向欧洲车企供货的 "主动脉"。
其次,安世中国部门宣布公司正常运营,明确表示荷兰总部的指令在中国境内无效,并迅速转向本土供应链,业务未受严重影响。
这一组合拳下来,效果立竿见影,大众、宝马等全球汽车车企因芯片断供损失严重,巴西政府因供应链危机向中国求援。
荷兰当前的三重处境
中美在10月30日达成共识,美国暂停了其“50%穿透规则”,这使得荷兰的处境瞬间变得极为被动,陷入三重困境:
政治信誉困境:荷兰之前的一切行动,其最重要的外部理由已不复存在。特朗普的随心所欲的举措,让荷兰本赖以行动的理由荡然无存,这让荷兰的司法程序显得像是儿戏,同时,这让荷兰的行为举措看起来像是正是投机,其政治信誉受到严重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