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军事直接甩出王炸,下一代航母采用核动力
当福建舰的电磁弹射器在东海晨曦中推开第一道浪痕,当空警-600的雷达波刺破天际线,当歼-35的幽蓝色尾焰在甲板上烙下新一代海空力量的印记——不到24小时,一则来自官方的简短通报,如同深水炸弹般震动了全球军事观察界:东大第四艘航母004型,确认采用核动力推进。
这一连串动作的节奏精妙如交响乐指挥家的终章挥棒。笔者曾多次强调,东大海军的装备披露从来不是技术参数的简单堆砌,而是一场精心编排的战略叙事。福建舰完成舰载机电磁弹射起降,是对003平台成熟度的终极认证;而004核动力方案的即时亮相,则是对下一代航母发展方向的明确宣誓——东大航母工程已彻底告别“技术验证期”,迈入“战略迭代”的快车道。
一、核动力:从“海上移动平台”到“战略持久存在”的质变
常规动力航母的本质是“浮动机场”,其作战半径始终被燃油补给链所束缚。福建舰虽已实现电磁弹射和全电推进的跨越,但仍需频繁伴随综合补给舰行动。而核动力航母的真正价值,在于将“续航焦虑”转化为“战略自由度”。
根据大连造船厂曝光的模块化分段分析,004型的宽度逼近44米,排水量预计突破10万吨级,甲板布局采用四电磁弹射器配置,较福建舰增加一条弹射轨道。
更关键的是,卫星图像显示其分段结构未见烟囱痕迹,印证了核动力装置的核心特征——无需排放燃气,舰岛体积可缩减30%以上,极大优化飞行甲板作业效率。
核反应堆的选择同样耐人寻味。笔者从船舶工业系统获悉,004型可能采用第四代钍基熔盐堆技术,不仅功率密度高于传统压水堆,更具备固有安全性和燃料长效性(换料周期可达20年以上)。
这意味着004型不仅能支撑大功率电磁弹射、激光防御系统等能耗大户,更可实现在太平洋、印度洋的连续部署,真正成为“移动的国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