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防!西方死盯歼20“弱点”,却暴露其战略误判
四、 “机动性差”?谁告诉你“超机动”=“高机动”?
西方这个结论的来源非常搞笑——因为歼-20在航展上没做“落叶飘”、“眼镜蛇”这类华丽的过失速机动动作。
这就好比评价一个马拉松运动员,因为他没在百米赛道上跑出博尔特的速度,就说他跑得慢。
超机动(过失速机动)≠ 机动性(Energy-Maneuverability)!
什么是歼-20的机动性? 对于一款强调超音速性能的空优战机,其机动性的核心是 超音速巡航能力和超音速机动能力。这意味着它能更快地抵达战区,能在超音速状态下进行占位、规避和攻击。歼-20凭借其远距耦合鸭翼+边条翼+全动垂尾的复杂气动布局,加速性能、爬升率和超音速下的稳定盘旋能力极强。这是一种为“一击脱离”战术服务的、更高级别的能量机动。
为何不做“落叶飘”? 歼-20目前装备的发动机尚无矢量喷口(涡扇-15完全体后或有可能),而鸭式布局本身在极端大迎角下的控制能力与常规布局+矢量推力的组合确有不同。但这不代表它的格斗能力弱!它的高推重比、优秀的气动布局和强大的PL-10E导弹,使其在传统意义上的能量空战(剪刀、盘旋、爬升)中拥有巨大优势。用短暂的、消耗巨大能量的“超机动”来换取机会,和用持续的高能量状态掌控全局,显然后者是更优的空战模式。
战术决定技术: 歼-20的定位是“空中狙击手”,而不是“街头拳击手”。它的战术是在预警机、数据链支撑的体系下,利用隐身和超远程导弹在视距外解决战斗。迫使敌人进入近距离狗斗,是体系失效后的备份方案,而非首选。用自己备份方案的性能,去对比别人主力方案的性能,这本身就没有意义。
结论:歼-20的“弱点”,恰恰是其最“强”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