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特会”改变世界格局,欧洲会因此联合起来?
其次,欧洲内部经济压力加剧其对华焦虑。欧盟对华的经济压力加剧焦虑主要源于中国制造对欧盟高端制造的替代,尤其是像汽车领域,中国新能源汽车对欧洲汽车形成了冲击等,总之中国让欧洲很不爽。
但是,欧洲必须清醒认识到,将中国视为“乌克兰危机的潜在干预者”绝对是重大战略误判。中国外交部多次强调:“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是客观公正的和一贯的”,中国是讲是非曲直的,并没有站在任何一方。在这种情况下,欧盟最好的选择是不要在政治上与中国对立。
至于经济上,其实都是可以谈的,双方可以通过合作去展开对未来收益的分配,譬如欧洲汽车企业到中国来投资,以及允许中国企业到欧洲投资,这些都能提升双方的经济合作水平。
正如占豪不久前在分析中说的,中国现在的军事实力与经济韧性,足以让任何试图拉帮结派对抗中国的图谋付出代价,也不需要与谁拉帮结派,且不会替谁背锅。欧洲如果清醒,这个时候是应该和中国交好的,因为中欧没有任何战略矛盾,合作增加利益是最好选择。
四、中国如何破局?立足自身方能以不变应万变
面对可能的欧洲联合施压,中国需坚持两条主线:一是强化中俄战略协作,对中俄来说,这都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对俄罗斯的支撑决定了俄罗斯没办法背叛中国;二是深化与欧洲务实合作,但不要过于强求,只是大门敞开,以及多沟通协调即可,对于欧盟的各种抹黑与攻击,那是一定要打回去的。
在能源领域,中俄天然气管道在加速推进建设,这将巩固双方在对抗西方能源制裁中的共同利益;在金融领域,数字货币结算试点在不断扩展,这种“去美元化”合作正在重塑全球贸易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