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油阀握在伊朗手里:33公里海峡锁死美航母
第三章 白宫困局:三条铁律背后的波斯智慧
浓缩铀合法权:撬动核不扩散体系的支点
德黑兰要的不是“豁免”,而是国际秩序话语权。历史证明,伊朗可接受限产监督(如2015年JCPOA协议限离心机至5060台),但绝不容忍“原罪审判”——哈梅内伊早已明言:“放弃铀浓缩=政权自杀”。
导弹研发脱钩:守护什叶派之弧的钢盾
伊朗新型“卡西姆”弹道导弹射程覆盖中东美军基地,这是抵御“萨达姆式入侵”的最后屏障。笔者研判:导弹即伊朗的核威慑替代品,若让步等同自废武功。
不攻击保证:破解“极限施压”的死循环
特朗普时代制裁使伊朗石油出口锐减90%,但催生了更激进的60%浓缩铀。此次条件直指美国战略软肋——军事冒险主义终将反噬自身。
第四章 东大视角:能源安全暗战与新秩序萌芽
霍尔木兹风波中,东大展现出三重战略定力:
能源多极布局:加速俄罗斯油气管道、中亚电网建设,降低海峡依赖度;
外交平衡术:拒接美国“灭火请求”,坚持“解铃还须系铃人”原则;
金融防御工事: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为原油贸易铺设防塌方通道。
笔者洞见:当白宫焦头烂额求购“战略原油合作”时,东大早已跳出棋盘——新能源革命+多极能源网,才是终极破局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