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印“双重战机礼包”浮水面,南亚天空暗流涌动
第四章:巴铁之困与东大的静观
俄印交易若成行,冲击波首当其冲的是巴基斯坦:
巴铁面临严峻挑战:
隐身压力陡增: 巴现有雷达体系恐难以有效探测苏-57E,空中防御体系面临颠覆性挑战。
远程打击与机动性劣势: 苏-35M配合R-37M导弹,将对巴空军机构成超视距打击和近距格斗的双重优势。若印短期内获得数十架苏-57E, 印巴空中力量平衡可能被彻底逆转。
战略被动: 巴急需升级隐形战机项目(如加速获取歼-35?)、强化电子战和防空能力,否则恐失南亚天空话语权。
东大的定力与底气:
对于东大而言,此交易虽值得关注,但反应相对淡定:
技术代差优势: 东大自研的歼-20在 隐身性能、态势感知、体系作战能力上被评估为显著优于苏-57E。且东大六代机研发进程领先,当印度苏-57E大批量服役时,东大可能已进入更新一代。
规模与体系优势: 东大空军五代机机队规模持续快速扩张,且拥有完善的作战体系和强大的军工自主保障能力,非印度短期外购所能撼动。
洞悉俄印博弈本质: 东大深知此交易对俄而言是“市场换技术”甚至“技术套技术”,对印而言是“金钱(和时间)换技术”(且结果难料)。其带来的地缘技术风险(西方技术经印流向俄)可能更值得关注。
战略定力: 东大最优策略仍是 聚焦自身技术升级(歼-20持续改进、六代机推进)和装备规模扩大,同时通过外交等手段,关注并适度影响印俄合作深度,维持战略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