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相攻击枢纽命脉!俄乌战场暗藏的最致命杀招
三、后勤困局:为何铁路成了“打不死的巨人”?
1. 地理与策略的悖论
乌克兰幅员辽阔(60万平方公里),俄军难以全覆盖打击。若乌领土如匈牙利般狭小,铁路网早被彻底摧毁。
乌军自2014年起构建“分布式后勤网”:小型仓库伪装成民用设施,铁路公路灵活切换,令俄军无法精准锁定目标。
2. 成本与效能的死结
俄军“匕首”导弹单价数百万美元,而修复一段铁轨仅需几小时工兵。用高精度导弹炸铁轨,如同用金砖砸蚂蚁!直至2024年,俄军才获得大量廉价无人机,可对铁路网发动饱和攻击。
3. 战略误判的苦果
俄军初期低估铁路价值,执着于轰炸前线装备,却放任西方军援经利沃夫铁路源源不断输入。待醒悟时,乌军已囤积海量反攻物资。反观乌军,早将俄后勤线列为头号目标,专打油罐车与弹药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