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对好莱坞“开刀”?100%关税背后的党争
四、党争死局:撕裂国家的双刃剑
这场关税战的深层逻辑,实为美国政治衰变的典型症候。当两党斗争超越制度弹性,国家机器便沦为互相拆台的工具:民主党掌控的加州贡献全美14%GDP,如今却成共和党的重点打击对象;好莱坞作为年产值500亿美元的文化航母,反而因政治站队遭遇“友军炮火”。这种“宁毁长城,不资敌寇”的疯狂,恰似明末党争再现。
纽森提出的75亿补贴计划更暴露体制荒诞:联邦政府征税摧毁产业,地方政府举债拯救企业,而最终埋单的仍是纳税人。这种“左右手互搏”的闹剧,让笔者想起甲午战前的清廷——外部强敌未至,内部已自断经脉。
五、帝国斜阳:文化霸权坍塌的前夜
站在战略高度审视,好莱坞的困境恰似美利坚霸权的微观镜像。当《哪吒之魔童闹海》等异质文化产品开始冲击好莱坞垄断,当TikTok取代YouTube成为青年文化主场,美国的文化信息战体系正遭遇釜底抽薪。特朗普此刻对好莱坞的关税打击,不啻于在文化阵地上自毁长城。
更值得警惕的是党争引发的决策异化。当年罗斯福能用《海斯法典》将好莱坞化作战争宣传机器,而今特朗普却把同样的武器对准本国文化产业。这种战略短视的根源,在于政治精英已丧失“举国体制”的格局,沦为派系私利的囚徒。